第二天下午,皇宫书房,君士坦丁十二世、共治皇帝阿莱克修斯、大将军安德罗尼卡、巴西尔在此齐聚一堂,准备听听并讨论巴西尔昨天提出的军官培养的新方案。
“人都到齐了。”君士坦丁十二世停止了敲击,睁开眼。“巴西尔,昨天你说对帝国的军事人才培养,有些想法。现在,安德罗尼卡将军也在这里。你的想法,说给他听听,也说给我们听听。”
“是,祖父。”巴西尔直接切入正题,“昨日的竞技大会,孙儿看到了帝国士兵的勇武,但我也看到了我们选拔人才方式的局限性。”
他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
“一个优秀的将领,需要懂得的绝不仅仅是如何挥舞刀剑,或者精准地打出一枪。他需要识文断字,能看懂地图,能计算后勤补给,能理解并传达复杂的战术命令。最重要的是,他必须学习历史,从过去的无数战例中汲取智慧。一个目不识丁的莽夫,永远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指挥官。”
“所以我希望,帝国能创建两所全新的学院——‘陆军指挥学院’与‘海军指挥学院’。”
此言一出,另外三人只能从字面意思理解巴西尔需要的这两个机构是干什么的。
巴西尔仿佛没有看到他们的反应,继续说道:“这两所学院,专门负责培养帝国的军官。招收的对象,可以是经过严格考试选拔的优秀年轻人,也可以是在军队中立下功勋、展现出潜力的百夫长。在学院里,他们将系统地学习文化、历史、地理、算术,以及古往今来的经典兵书战策。当然,我希望,学院教授的内容,我能参与制定。”
“荒唐!”安德罗尼卡将军终于忍不住开口,他的声音带着军人特有的斩钉截铁。“皇储殿下,恕我直言。罗马的军队,从旧大陆到新大陆,一直有着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我们在战斗中提拔勇士,老兵会教导新兵,优秀的百夫长会被将军看中,在身边言传身教。这套体系为帝国培养了无数忠诚而勇猛的将领,我们就是靠着他们,才打下了如今的基业。您现在要推倒重来,创建什么学院?让那些战士们去当书生吗?”
阿莱克修斯也找到了发泄口,冷哼一声:“巴西尔,安德罗尼卡将军说得没错。战争是靠血与火打出来的,不是在书房里谈出来的。你让那些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的汉子去学读书写字,他们怕是连剑都握不稳了。”
“父亲,将军,我并非要全盘否定过去。”巴西尔的语气依旧平静,但内容却无比锐利。“时代在变。我们的敌人,无论是土着还是欧罗巴人,都在变。我们的战争方式,也必须改变。言传身教固然有效,但效率太低,而且极度依赖个别将领的个人能力。一位优秀的将军,他一生能带出几个徒弟?十个?二十个?而一所学院,一年就能为帝国输送上百名,甚至数百名具备基本指挥素养的基层军官!他们就象帝国的血液,能将皇帝的意志,无损地传达到军队的每一个角落。”
“至于说读书会磨灭血性,更是无稽之谈。在我的计划中学院也有纪律等一个军人该有的精神的训练。”
巴西尔的目光转向安德罗尼卡:“将军,我无意冒犯,但您麾下的军队,是否所有百夫长都能准确地在地图上标出自己的位置?是否所有军官都能独立计算出支撑一场为期三周的战役所需要的粮草、弹药数量?”
安德罗尼卡张了张嘴,却无法反驳。这确实是帝国军队的短板。
看到将军语塞,巴西尔乘胜追击:“而且,我很快就要前往爱尔兰。这两所学院的创建,可以先搭起一个框架,慢慢来,不必一蹴而就。我们可以先从改革旧有的培养体系开始,逐步过渡。等我从爱尔兰归来,再将具体的教程方案完善。”
他巧妙地给出了一个缓冲期,让众人不至于感到太过冒进。
书房内的气氛稍有缓和,君士坦丁十二世若有所思,阿莱克修斯虽然依旧不满,但也不再激烈反对。
然而,巴西尔的计划不仅于此,军官的培养可以等他爱尔兰归来后慢慢来,但是还有一个计划现在就可以开始准备了。
“但这只是远期规划。眼下,我还想创建两个全新的机构,这两个机构,将直接关系到帝国未来的内核战斗力!”
他加重了语气,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我提议,以陛下的名义,设立‘皇家科学院’与‘炮兵学院’!”
“皇家科学院?”
“炮兵学院?”
两个闻所未闻的名字让在场的三人都感到了困惑。
“是的。”巴西尔肯定地回答,“皇家科学院,顾名思义,是研究科学的地方。而它激活的第一个研究方向,就是数学。炮兵学院,则是专门培养炮兵指挥官的地方。而这两个学院的第一个合作课题,就是——精确预测炮弹的落点。”
“什么?”安德罗尼卡将军这次是真的震惊了,他猛地抬起头,死死盯着巴西尔,“你说什么?预测炮弹的落点?”
作为帝国大将军,他太清楚这句话的分量了。如今的炮兵,就是一群凭着经验和运气的工匠。每一次战斗,炮兵阵地都要打出十几发甚至几十发炮弹进行校准,在敌人的阵地上炸开一连串毫无规律的土坑后,才能勉强找到一点感觉。如果能精确预测落点,哪怕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那也意味着……首发的落地将大差不差!
这意味着战争的模式将被彻底颠复!
君士坦丁十二世的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他身体前倾,紧紧地盯着自己的孙子。阿莱克修斯也忘记了刚才的不快,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这……这怎么可能?”安德罗尼卡的声音都在发颤,“炮弹飞出去,受无数事件的影响,它的轨迹只能靠熟能生巧的锻炼,而不是靠算出来的。”
“不,将军,这就是数学。”巴西尔斩钉截铁地说道,“炮弹飞行的轨迹,是一条可以被计算出来的曲线。只要我们知道开炮的角度、炮弹的重量、火药的推力,我们就能通过计算,得出一个相对精确的落点范围。这,就是我说的‘弹道学’。”
“弹道学……”安德罗尼卡喃喃自语,这个词汇冲击着他几十年的军事常识。
但他很快冷静下来,丰富的实战经验让他立刻找到了其中的“漏洞”。
“殿下,就算您说的是对的。战场上瞬息万变,炮火连天,烟尘弥漫。难道要让我们的炮兵在敌人的炮火下,拿出纸和笔,慢悠悠地做数学题吗?等他们算出来,仗都打完了!有这个时间,我的炮手们凭经验多打几炮,或许已经把敌人的阵地给端了!这不切实际!”
“将军的顾虑很有道理。”巴西尔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先予以肯定,随后话锋一转,“的确,让炮手在战场上进行复杂的计算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提前把计算工作做完!”
“提前做完?”
“没错!”巴西尔的眼中闪铄着智慧的光芒,“我们可以制作一种‘射表’。皇家科学院的数学家们,事先将不同角度、不同火药量、不同炮弹重量下,炮弹能够飞行的距离,全部计算出来,制成一张张清淅明了的表格。到了战场上,炮兵指挥官只需要根据测定的敌我距离,在射表上找到映射的数据,就能立刻知道该用多大的仰角,装填多少火药!整个过程,不会超过半分钟!”
“这……”安德罗尼卡彻底说不出话了。他仿佛看到了一幅全新的战争画卷。帝国的炮兵不再是靠天吃饭的赌徒,而是有了精确计算的技术兵种。
“而且,”巴西尔继续加码,“将军,您只看到了战场上的时间。但您是否想过,每一次校准射击所浪费的炮弹,对我们的后勤是多大的压力?我们远在新大陆,每一颗铁弹,每一桶火药,都是宝贵的。用数学节省下来的炮弹,就是为帝国节省下来的财富和生命!更何况,我认为,未来的火炮必将越来越精准,射程越来越远。到那时,再依靠经验,无异于盲人摸象。炮兵的弹道计算,必须提上日程!”
一番话说完,整个书房落针可闻。
阿莱克修斯看着自己的儿子,眼神复杂。
许久,君士坦丁十二世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打破了沉默。
“好一个‘射表’,好一个‘弹道学’。”老皇帝的眼中精光四射,他站起身,走到巴西尔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的孙儿,你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
他转过身,对依旧处于震撼中的阿莱克修斯和安德罗尼卡说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我同意,立刻成立皇家科学院和炮兵学院!”
他看向巴西尔,眼神中带着一丝考验的意味。
“不过,你的陆军和海军指挥学院,我暂时不能答应你。我给你一个机会。如果,你的科学院和炮兵学院,真的能弄出那个‘射表’,并证明它在实战中有效。那么,我就同意你开办那两所学院,并且,帝国将全力支持你的所有军事改革!”
这是一个承诺,也是一个赌注。赌上了帝国的未来,也赌上了巴西尔的信誉。
“感谢您的信任,祖父!”巴西尔深深鞠躬,“孙儿绝不会让您失望。”
“很好。”君士坦丁十二世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那个皇家科学院,除了研究炮弹,还研究什么?”
“什么都研究。”巴西尔的野心在这一刻终于显露无遗,“祖父,炮弹的弹道,只是我为科学院引出来的第一个项目。数学的世界浩瀚无垠,值得我们投入无数精力。”
“除此之外,科学院还将研究我们身边的一切。比如,物体为什么会运动,又为什么会停下?天上的星辰为何东升西落?物质组成的最小单位,究竟是什么?所有这些看似无用,却关乎世界本质的问题,都可以在皇家科学院内,被自由地研究和讨论!”
君士坦丁十二世明白了。他明白了自己孙子的图谋。
巴西尔想要的,根本不只是一场军事改革,他想要的是深入研究世界的本源,探究世界的奥秘。
老皇帝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心中百感交集。他仿佛看到了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影子,那股带领人民走出绝境,开创新世界的决绝与远见。
“好……好啊……”君士坦丁十二世连说两个好字,“就按你说的办。放手去做吧。”
最终的讨论结果是先创建皇家科学院与炮兵指挥学院,首要目标,开发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预测炮弹落点的算术法则与射表。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巴西尔几乎是住在了书房里,与几位从教会和政府部门里找来的,帝国的数学大师一起,夜以继日地工作。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即将到来的选拔,出一份划时代的“考卷”。
他摒弃了繁琐的哲学思辨,将考卷的内容聚焦于纯粹的数学能力:几何、代数、逻辑推理。许多题目,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与此同时,一纸由皇帝君士坦丁十二世亲自签发的敕令,正通过快马和快船,送往罗马控制下的每一个角落。
敕令的内容简单:
帝国为筹建皇家科学院及炮兵学院,将于一个月后,在首都埃律西亚举行一场公开的数学能力选拔。凡罗马公民,不分出身,不分贵贱,只要自认精通算术者,皆可前来应试。优胜者,将被授予帝国官职,进入科学院,享受优厚待遇,参与“预测炮弹落点”这一神圣而伟大的研究。
消息一出,整个罗马世界为之震动。
在南方潮湿闷热的种植园里,一名负责记帐的管家,默默地收起了自己的帐本,眼中闪铄着渴望。
在北方寒冷的边境要塞,一位负责绘制地图的年轻军官彻夜难眠。
在教会的修道院里,一个沉迷于古代希腊典籍,被同伴视为怪人的年轻修士他也想参与这个弹道学的研究。
无数被埋没在民间,对数字与真理抱有狂热的普通人,仿佛听到了命运的召唤。他们收拾起行囊,变卖家产,从四面八方,朝着帝国的中心——埃律西亚,汇聚而来。
他们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但他们知道,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即将来临。而他们,或许将成为开启这个新时代的第一批人。